【旷日持久的汉语大词典】《汉语大词典》是一部集中国语言文字之大成的大型辞书,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编纂,历时近三十年才最终完成。其编纂过程漫长而艰辛,体现了学术研究的严谨与执着。这部词典不仅收录了大量汉语词汇,还涵盖了古代、现代及方言中的用法,是汉语研究的重要工具。
一、总结内容
《汉语大词典》是中国语言学界的一项重大工程,旨在全面整理和规范汉语词汇。其编纂工作从1977年开始,历经数十年,于2004年正式出版。由于涉及范围广、资料复杂、人员众多,整个过程耗时长久,因此被称为“旷日持久的汉语大词典”。
该词典共收录词条约37,000余条,涵盖古今汉语词汇,包括文言、白话、方言、外来词等。每条词条均附有释义、出处、用例等信息,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。
二、表格展示
| 项目 | 内容 |
| 书名 | 《汉语大词典》 |
| 编纂时间 | 1977年—2004年(历时27年) |
| 出版时间 | 2004年 |
| 收录词条数量 | 约37,000余条 |
| 涉及内容 | 古今汉语词汇、文言、白话、方言、外来词等 |
| 释义方式 | 包括释义、出处、用例、引文等 |
| 学术价值 | 极高,是汉语研究的重要工具书 |
| 编纂特点 | 规模庞大、内容丰富、编纂周期长 |
| 影响范围 | 国内语言学界、高校、研究机构广泛使用 |
三、结语
《汉语大词典》作为一部旷日持久的巨著,凝聚了无数学者的心血与智慧。它的问世不仅填补了汉语辞书领域的空白,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语言资源。尽管编纂过程漫长,但其成果无疑为中国语言文化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