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购买股票的会计分录】在企业进行证券投资时,购买股票是一项常见的投资行为。根据会计准则,企业在购买股票时需要按照实际支付的金额确认资产,并根据是否取得控制权或重大影响,分别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式。以下是关于“购买股票的会计分录”的总结与表格说明。
一、购买股票的会计分录概述
当企业购买股票时,通常会涉及以下两个主要账户:
- “交易性金融资产”:用于核算企业为了短期获利而持有的股票。
- “长期股权投资”:用于核算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或重大影响的股权投资。
根据持股比例和目的不同,会计处理方式也有所不同。以下是常见情况下的会计分录示例。
二、购买股票的会计分录表
| 情况 | 购买股票时的会计分录 | 说明 |
| 1. 购买交易性股票(短期持有) | 借:交易性金融资产 贷:银行存款 | 企业为短期交易目的购买股票,按实际成本入账。 |
| 2. 购买长期股权投资(具有控制或重大影响) | 借:长期股权投资 贷:银行存款 | 企业对被投资公司具有控制或重大影响,按成本法或权益法核算。 |
| 3. 购买股票时发生手续费、税费等 | 借:投资收益 贷:银行存款 | 手续费、印花税等支出计入当期损益。 |
| 4. 购买股票后收到现金股利(非交易性) | 借:银行存款 贷:应收股利 | 若股利已宣告但未发放,先记入应收股利;实际收到时冲减该科目。 |
三、注意事项
1. 区分交易性金融资产与长期股权投资:根据企业的投资目的和持股比例,选择合适的科目进行核算。
2. 费用处理:购买股票过程中产生的相关费用,如佣金、税费等,应计入当期损益,而非资产成本。
3. 后续计量:交易性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,长期股权投资则根据是否具有控制权,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进行后续计量。
通过合理设置会计分录,企业可以准确反映其股票投资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。在实际操作中,应结合企业自身的投资策略和会计政策,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