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守株待兔的意思翻译】“守株待兔”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寓言的成语,出自《韩非子·五蠹》。这个成语原本讲述的是一个农夫偶然捡到撞死在树桩上的兔子,于是不再耕种,每天守在树桩旁等待再次捡到兔子的故事。这个故事用来比喻不主动努力,而指望侥幸获得成功的人。
一、成语总结
| 项目 | 内容 |
| 成语 | 守株待兔 |
| 拼音 | shǒu zhū dài tù |
| 出处 | 《韩非子·五蠹》 |
| 本义 | 农夫因偶然得到兔子,便不再耕作,只守着树桩等待下一次机会 |
| 引申义 | 指不主动努力,寄希望于侥幸或重复偶然事件 |
| 使用场景 | 多用于批评那些不思进取、依赖运气的人 |
| 近义词 | 坐享其成、守株待兔、不劳而获 |
| 反义词 | 勤奋努力、积极进取、脚踏实地 |
二、意思翻译
中文原意:
一个农夫在田里耕作时,看到一只兔子撞死在树桩上,于是他不再耕种,每天守在树桩旁,希望能再捡到兔子。
英文翻译:
A farmer, after accidentally finding a rabbit that had run into a tree stump, stopped farming and waited by the stump every day, hoping to catch another rabbit.
现代含义(中英对照):
- 中文解释: 不主动努力,寄希望于侥幸获得成功。
- English Explanation: Refers to someone who does not make an effort but hopes for success through luck or chance.
三、使用建议
“守株待兔”常用于教育或批评场合,提醒人们要通过实际行动去争取成果,而不是依靠偶然的机会。它强调的是主动性和持续努力的重要性,而不是被动等待好运降临。
四、总结
“守株待兔”不仅是一个有趣的寓言故事,更是一种对人生态度的警示。它告诉我们:成功需要努力和智慧,而非侥幸和等待。在生活中,我们应该避免成为那个“守株待兔”的人,而是要不断前行,主动创造机会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