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扶贫攻坚从哪年开始到哪年结束】“扶贫攻坚”是中国在特定历史阶段为解决贫困问题、实现共同富裕而实施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。这一政策的实施时间具有明确的起点和终点,对于了解中国脱贫攻坚的历史进程和成果具有重要意义。
一、扶贫攻坚的时间范围
根据官方文件和政策规划,“扶贫攻坚”主要指的是从2013年开始,到2020年结束的精准扶贫阶段。这一阶段是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时期,标志着我国全面进入精准识别、精准帮扶、精准脱贫的新阶段。
二、扶贫攻坚的背景与意义
改革开放以来,中国通过经济发展逐步减少了贫困人口。但随着扶贫工作的深入,传统的“大水漫灌”式扶贫方式逐渐暴露出效率低、覆盖面窄等问题。为此,党中央提出“精准扶贫”理念,强调“扶持对象精准、项目安排精准、资金使用精准、措施到户精准、因村派人精准、脱贫成效精准”。
扶贫攻坚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需要,更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。通过这一阶段的努力,中国实现了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,贫困县全部摘帽,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。
三、扶贫攻坚的主要内容
1. 精准识别:通过建档立卡等方式,准确识别贫困户。
2. 精准帮扶:根据不同贫困原因,制定个性化帮扶措施。
3. 精准管理:建立动态监测机制,确保帮扶效果持续。
4. 精准退出:严格评估脱贫成效,防止“假脱贫”“数字脱贫”。
四、扶贫攻坚成果总结
| 项目 | 数据 |
| 贫困人口总数(2012年) | 约9899万人 |
| 贫困人口总数(2020年) | 零 |
| 贫困县数量(2012年) | 832个 |
| 贫困县数量(2020年) | 零 |
|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(2020年) | 17131元 |
| 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(累计) | 超过1.5万亿元 |
五、结语
扶贫攻坚是从2013年开始,至2020年结束的一场全国性、系统性的脱贫攻坚战役。它不仅改变了数千万贫困人口的生活,也为中国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。未来,巩固脱贫成果、防止返贫将成为新的重点任务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