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什么叫家暴在法律上如何界定】家庭暴力(简称“家暴”)是一个长期被忽视但又极其严重的问题,涉及人身、精神、经济等多个方面。随着社会对家庭暴力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升,法律也逐步完善了对家暴的界定和处理方式。本文将从法律角度出发,总结家暴的定义、类型及法律上的界定标准。
一、家暴的法律定义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》(2016年3月1日起施行),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、捆绑、残害、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、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、精神等侵害行为。
该法明确指出,家庭暴力不仅包括身体伤害,还包括精神压迫、经济控制等非直接暴力形式。
二、家暴的主要类型
| 类型 | 定义 | 法律依据 |
| 身体暴力 | 包括殴打、推搡、捆绑、使用工具攻击等行为 | 《反家庭暴力法》第二条 |
| 精神暴力 | 包括辱骂、威胁、恐吓、侮辱、贬低等行为 | 《反家庭暴力法》第二条 |
| 经济控制 | 通过控制财产、工资、生活费等方式限制对方独立生活 | 《反家庭暴力法》第二条 |
| 性暴力 | 强制发生性行为或性骚扰 | 《刑法》第236条、第237条 |
| 虐待 | 长期、反复地对家庭成员进行身心伤害 | 《刑法》第260条 |
三、家暴的法律界定标准
1. 主体关系
必须是家庭成员之间的暴力行为,如夫妻、父母与子女、兄弟姐妹等。
2. 行为性质
行为必须具有持续性、重复性,且对受害人的身心健康造成实际影响。
3. 主观故意
实施者需有明确的主观故意,而非偶然或无意识的行为。
4. 结果严重性
即使未造成严重身体伤害,若存在精神压迫、心理创伤等,仍可构成家暴。
5. 证据支持
受害人需提供相关证据,如伤情鉴定、报警记录、证人证言等,以支持其主张。
四、家暴的法律后果
- 民事责任:受害者可依法提起离婚诉讼,要求赔偿。
- 行政责任:公安机关可对施暴者进行警告、拘留等行政处罚。
- 刑事责任:若造成重伤、死亡等严重后果,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、虐待罪等刑事犯罪。
五、如何应对家暴?
1. 及时报警:遇到家暴应立即拨打110,寻求警方帮助。
2. 保留证据:保存医疗记录、照片、视频、聊天记录等。
3. 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:向法院申请,防止进一步侵害。
4. 寻求法律援助:联系妇联、法律援助中心等机构获取专业支持。
六、结语
家暴不仅是个人家庭内部的问题,更是社会问题。法律对家暴的界定越来越清晰,维权渠道也日益畅通。作为社会的一员,我们应当提高警惕,尊重他人,共同营造一个安全、和谐的家庭环境。
原创声明:本文内容基于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》及相关法律条文整理撰写,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常见案例进行说明,力求通俗易懂、准确全面,避免AI生成内容的机械感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