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入则无法家拂士的则是什么意思】一、
“入则无法家拂士”的“则”字,在古文语境中通常表示“如果”或“假使”的意思。这句话出自《孟子·告子下》,原文为:“入则无法家拂士,出则无敌国外患者,国恒亡。”意思是说,一个国家如果内部没有贤能的辅佐之臣和法纪严明的官员,外部又没有敌对的国家或外患,那么这个国家往往容易灭亡。
其中,“则”在句中起到条件连接的作用,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“如果”,用于引出假设的情况。因此,“则”在这里不是表示“法则”或“标准”,而是表示一种假设条件。
为了更清晰地理解“则”的含义,我们可以通过表格形式对相关词义进行对比分析。
二、表格展示
| 词语 | 古文出处 | 现代解释 | 在句中含义 | 举例说明 |
| 则 | 《孟子·告子下》 | 如果、假使 | 条件连词,表示假设 | 入则无法家拂士 → 如果内部没有法家拂士 |
| 则 | 《论语》 | 就、便 | 表示结果或顺承关系 | 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?(此处无“则”) |
| 则 | 《左传》 | 法则、准则 | 表示规则或规范 | 君子务本,本立而道生。孝弟也者,其为仁之本与!(此处无“则”) |
三、结语
“入则无法家拂士”的“则”字,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条件连词,表示“如果”。理解这一词义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整句话的逻辑结构和思想内涵。通过对比不同语境下的“则”字用法,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古文语言的理解与运用。
如需进一步探讨《孟子》其他篇章或“拂士”等词汇的含义,可继续交流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