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综合 > 严选问答 >

冥顽不灵成语解释

2025-11-07 01:50:50

问题描述:

冥顽不灵成语解释,蹲一个大佬,求不嫌弃我问题简单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11-07 01:50:50

冥顽不灵成语解释】“冥顽不灵”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,用来形容人固执、愚昧、不接受劝告或改变。这个成语常带有贬义,用于批评那些思想顽固、不愿进步的人。

一、成语解释

- 拼音:míng wán bù líng

- 释义:形容人愚蠢无知,顽固不化,不听劝告,不接受新事物或新思想。

- 出处:最早见于唐代韩愈的《祭鳄鱼文》:“刺史虽驽弱,亦安肯为鳄鱼屈?今与鳄鱼约:三日其至,五日其不至,必发兵焚其巢。”后来被引申为对顽固不化者的讽刺。

- 近义词:顽固不化、执迷不悟、死不悔改

- 反义词:虚心接受、知错就改、幡然醒悟

二、用法与例句

使用场景 举例说明
批评他人固执己见 他总是冥顽不灵,不肯听取别人的意见。
描述落后思想 这种冥顽不灵的思想在现代社会已经不适用了。
贬义语境中使用 领导批评了那个冥顽不灵的员工,要求他改进工作态度。

三、总结

“冥顽不灵”是一个具有明显贬义色彩的成语,适用于批评那些思维僵化、拒绝接受新观念的人。它不仅体现了语言的简洁性,也反映了文化中对开放思维和进步意识的重视。在日常交流中,合理使用该成语可以增强表达的力度,但需注意语境,避免过度贬低他人。

成语 冥顽不灵
拼音 míng wán bù líng
释义 愚蠢顽固,不听劝告
出处 唐·韩愈《祭鳄鱼文》
近义词 顽固不化、执迷不悟
反义词 虚心接受、知错就改
用法 贬义,多用于批评或讽刺

通过以上内容,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理解“冥顽不灵”的含义及其在实际语境中的应用方式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