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雷峰塔简介】雷峰塔,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的南岸,是杭州著名的文化地标之一。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(977年),由吴越国王钱俶为供奉佛螺髻发舍利而建。原为七层楼阁式塔,后因战乱多次损毁,至清末仅存砖构塔身。1924年,雷峰塔倒塌,成为历史遗迹。2002年,政府在原址重建雷峰塔,采用钢架铜瓦结构,保留了古塔的风貌。
雷峰塔不仅因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建筑风格闻名,更因《白蛇传》中“白娘子被镇雷峰塔”的传说而广为人知。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,是研究中国古代佛教文化、建筑艺术及民间传说的重要实物。
雷峰塔简介总结表
| 项目 | 内容 |
| 名称 | 雷峰塔 |
| 地理位置 |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南岸 |
| 建造时间 | 北宋太平兴国二年(977年) |
| 建造者 | 吴越国王钱俶 |
| 原塔结构 | 七层楼阁式塔 |
| 损毁时间 | 清末多次损毁,1924年倒塌 |
| 重建时间 | 2002年在原址重建 |
| 建筑材料 | 钢架铜瓦结构(现代重建) |
| 文化意义 | 佛教文化、建筑艺术、民间传说(如《白蛇传》) |
| 现状 | 现为旅游景点,展示古代建筑与佛教文化 |
雷峰塔不仅是杭州的标志性建筑,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。它的历史变迁反映了时代的更迭与文化的传承,值得每一位游客细细品味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