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乐山大佛是什么时候建造的】乐山大佛是中国著名的佛教石刻造像之一,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岷江、青衣江、大渡河三江汇流处。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,其建造历史和背景一直备受关注。以下是对乐山大佛建造时间的总结与相关资料整理。
一、
乐山大佛的建造始于唐代,具体时间为公元713年(唐玄宗开元元年),由海通和尚发起修建。整个工程历时约90年,直到唐德宗贞元十九年(公元803年)才最终完成。乐山大佛高71米,是弥勒佛的坐像,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宗教意义。在历史上,由于战乱和自然侵蚀,大佛曾多次受损,后经多次修复,至今仍保存完好。
二、表格展示
| 项目 | 内容 |
| 名称 | 乐山大佛 |
| 位置 | 四川省乐山市岷江、青衣江、大渡河交汇处 |
| 建造时间 | 公元713年(唐玄宗开元元年)开始,至公元803年(唐德宗贞元十九年)完成 |
| 建造者 | 海通和尚发起,由多位工匠共同完成 |
| 高度 | 71米 |
| 形式 | 石刻弥勒佛坐像 |
| 历史背景 | 唐代佛教兴盛时期,为镇水祈福而建 |
| 修缮情况 | 历史上多次受损,后经多次修复,现存状态良好 |
三、补充说明
乐山大佛不仅是佛教文化的象征,也是古代建筑与雕刻艺术的杰出代表。其建造过程体现了唐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对佛教信仰的虔诚。如今,乐山大佛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,吸引着大量游客和学者前来参观研究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