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刻舟求剑的成语故事】“刻舟求剑”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成语,出自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。这个成语讲述了一个因不懂变通而闹出笑话的故事,寓意深刻,常用来批评那些固守旧方法、不随情况变化的人。
成语故事总结
从前,有一位楚国人坐船过江。途中,他不小心把一把宝剑掉进了水里。他非常着急,但并没有立刻跳下去打捞,而是用小刀在船舷上刻了个记号,打算等船靠岸后,按照记号的位置下水找剑。
船靠岸后,他果然按照刻下的记号下水寻找,结果当然是什么也没找到。旁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做,他却说:“剑掉进水里的时候,我是在这里刻的记号,所以剑应该还在那里。”
其实,船已经移动了,剑却留在原处,他却仍然按照原来的标记去找,显然是不懂得事情已经发生了变化。
成语释义
- 字面意思:在船上刻记号,想要从记号处找到掉进水里的剑。
- 比喻意义:比喻人不懂得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来改变方法或态度,死守旧方法,不知变通。
成语出处
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:“楚人有涉江者,其剑自舟中坠于水,遽契其舟曰:‘是吾剑之所从坠。’舟止,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。”
表格总结
| 项目 | 内容 |
| 成语名称 | 刻舟求剑 |
| 出处 | 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 |
| 故事背景 | 楚国人坐船过江,剑掉入水中,刻舟为记 |
| 故事内容 | 剑落水后,刻舟为记,待船靠岸后按记号找剑,结果无果 |
| 成语寓意 | 不懂变通,固守旧法 |
| 现代应用 | 批评缺乏灵活性、不随环境变化的行为 |
| 近义词 | 因循守旧、墨守成规 |
| 反义词 | 灵活应变、随机应变 |
结语
“刻舟求剑”的故事虽然简单,但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。它提醒我们在面对问题时,要善于观察、灵活应对,而不是一味地依赖过去的经验和固定的方法。只有与时俱进,才能避免犯下类似的错误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