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官仓鼠曹邺古诗讲解】《官仓鼠》是唐代诗人曹邺所作的一首讽刺诗,通过描写官仓中的老鼠,揭露了当时社会的腐败现象和统治阶级的贪婪。全诗语言简练,寓意深刻,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意义。
一、诗歌
《官仓鼠》原文如下:
> 官仓鼠,食官粮,
> 空仓不饿,饱食而肥。
> 吏不敢言,民不敢怒,
> 谁将此鼠,投之豺虎?
这首诗以“官仓鼠”为题,借老鼠比喻贪官污吏,讽刺他们占据国家资源却无所作为,甚至危害百姓利益。诗中通过对比“空仓不饿”与“饱食而肥”,揭示了官仓管理混乱、贪腐成风的现状。最后两句“谁将此鼠,投之豺虎?”表达了作者对贪官污吏的强烈愤慨,希望他们受到应有的惩罚。
二、诗歌结构分析
项目 | 内容 |
作者 | 曹邺(唐代) |
体裁 | 五言古诗 |
主题 | 讽刺官场腐败,揭露贪官污吏 |
风格 | 简洁犀利,讽刺意味浓厚 |
手法 | 比喻、对比、反问 |
思想内涵 | 揭露社会不公,表达对清廉政治的渴望 |
三、艺术特色
1. 比喻手法:将贪官比作“官仓鼠”,形象生动,富有讽刺效果。
2. 对比鲜明:“空仓不饿”与“饱食而肥”形成强烈对比,突出腐败现象。
3. 语言简练:全诗仅四句,语言精炼,意蕴深远。
4. 情感强烈:结尾“谁将此鼠,投之豺虎?”语气坚定,表现出诗人对腐败的深恶痛绝。
四、历史背景与现实意义
曹邺生活在晚唐时期,社会动荡,官场腐败严重。许多官员利用职权谋取私利,导致百姓生活困苦。《官仓鼠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,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,也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。
在今天看来,这首诗依然具有现实意义。它提醒我们,无论何时何地,都应警惕权力滥用,维护公平正义,推动社会健康发展。
五、结语
《官仓鼠》虽短小精悍,但思想深刻,语言犀利,是一首极具现实批判精神的优秀作品。它不仅展现了曹邺的文学才华,也体现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思考。读此诗,令人警醒,发人深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