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无动于衷的意思是】“无动于衷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常用于描述人在面对某种情况时表现出的冷漠或毫无反应的状态。它强调的是情绪上的冷淡与行为上的不作为。
一、
“无动于衷”字面意思是“没有一点反应”,引申为对某事漠不关心、毫不在意。这个成语多用于形容人在面对他人遭遇困难、情感波动或外界变化时,表现出一种冷静甚至冷漠的态度。它通常带有负面色彩,暗示一个人缺乏同情心或责任感。
在日常使用中,“无动于衷”可以用于描述人对事件的反应,也可以用于描述人对感情的疏离。例如:看到别人受苦却无动于衷,说明这个人缺乏同理心;面对批评却无动于衷,可能表示他对自己有极强的自信或不在乎别人的看法。
二、表格展示
词语 | 无动于衷 |
拼音 | wú dòng yú zhōng |
出处 | 《左传·僖公十五年》:“今吾子怒于我,其无动于衷。” |
含义 | 对事情毫无反应,态度冷漠 |
近义词 | 冷眼旁观、漠不关心、无动于衷 |
反义词 | 感动不已、热血沸腾、积极回应 |
用法 | 作谓语、状语;多用于书面语 |
例句 | 他对朋友的困境无动于衷,让人感到失望。 |
情感色彩 | 贬义 |
常见场景 | 描述对他人的冷漠、对事件的无视 |
三、结语
“无动于衷”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成语,但在实际使用中却能准确表达出一种复杂的情感状态。了解它的含义和用法,有助于我们在写作和交流中更精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,同时也提醒我们,在面对他人时应保持一定的同理心与关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