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色如墨,星辰点点,古时的人们常以更鼓之声来计时。那么,“一更”究竟是指几点呢?
在中国古代,一昼夜被分为十二个时辰,而夜晚则进一步划分为五个更次,称为五更。古人根据月亮的盈亏周期制定时间,因此一更的时间大致相当于现代时间的晚上7点到9点之间。
这一时间段,天色渐暗,万家灯火初上,正是古人开始休息与放松的时刻。对于忙碌了一天的人来说,一更是放下劳作、享受片刻宁静的最佳时机。
随着时代的变迁,我们已经不再依赖更鼓报时,但了解这些传统的时间概念,不仅能让我们感受到历史文化的魅力,也能提醒我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适当放慢脚步,珍惜属于自己的“一更”时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