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综合 > 严选问答 >

噤若寒蝉是成语吗

2025-10-25 11:03:08

问题描述:

噤若寒蝉是成语吗,有没有人在啊?求别让帖子沉了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10-25 11:03:08

噤若寒蝉是成语吗】“噤若寒蝉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表达,常用于形容人在某种情况下不敢说话或行动。那么,“噤若寒蝉”到底是不是一个成语呢?下面我们将从定义、来源、用法等方面进行总结,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答案。

一、

“噤若寒蝉”确实是一个成语。它来源于古代的自然现象和人的心理状态,具有固定的结构和特定的含义,符合成语的基本特征。

1. 成语的定义

成语是汉语中经过长期使用、固定下来的短语,通常由四个字组成,意义完整,结构稳定,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。

2. “噤若寒蝉”的来源

“噤若寒蝉”最早见于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:“人言如风,其势不可当也;噤若寒蝉,其声不可闻也。”意思是像冬天的蝉一样不敢出声,比喻因害怕而不敢说话。

3. 含义与用法

该成语多用于形容人在紧张、恐惧或压迫的环境下,不敢发声或行动,常带有贬义或中性色彩。

4. 结构分析

“噤若寒蝉”由四个字组成,结构为“动词+状语+名词+名词”,符合成语的语法结构。

二、表格对比

项目 内容
是否成语 ✅ 是成语
出处 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
结构 四字成语(动词+状语+名词+名词)
含义 形容因害怕而不敢说话或行动
感情色彩 中性偏贬义
常见用法 描述人在压力或恐惧下的沉默状态
近义词 默不作声、低头不语、噤口不言
反义词 勇于发言、大胆说话、直言不讳

三、结语

综上所述,“噤若寒蝉”不仅是一个成语,而且在现代汉语中广泛使用,具有明确的含义和固定的结构。了解成语的来源和用法,有助于更好地掌握汉语表达的丰富性和准确性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