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翻译】一、原文解析
“一鼓作气,再而衰,三而竭”出自《左传·庄公十年》中的《曹刿论战》。这句话是古代战争中对士气变化的生动描述,意思是:
- 一鼓作气:第一次击鼓时,士气最旺盛;
- 再而衰:第二次击鼓时,士气开始衰退;
- 三而竭:第三次击鼓时,士气已经耗尽。
这句话常用来比喻做事要把握时机,一鼓作气完成任务,否则会因拖延或反复而失去动力。
二、翻译与解释
原文 | 翻译 | 解释 |
一鼓作气 | 第一次击鼓时,士气最为高昂 | 初次行动时,人的精神和力量最为充沛 |
再而衰 | 第二次击鼓时,士气开始减弱 | 经过一次行动后,精力有所下降 |
三而竭 | 第三次击鼓时,士气完全耗尽 | 多次重复后,体力和意志力都已消耗殆尽 |
三、总结与启示
“一鼓作气,再而衰,三而竭”不仅是对战争中士气变化的描述,也蕴含着深刻的处世智慧。它提醒我们:
- 把握时机:在最佳状态下开始行动,才能事半功倍;
- 避免拖延:拖延会导致动力下降,影响效率;
- 合理安排节奏:不要过度消耗自己,要有节制地推进工作或目标。
在现代生活中,这句话同样适用。无论是学习、工作还是创业,都应该在状态最佳时投入全力,避免反复折腾,从而提高成功率和满意度。
四、结语
“一鼓作气,再而衰,三而竭”虽简短,却富有哲理。它不仅是一种历史记载,更是一种人生智慧的体现。理解并运用这句话,有助于我们在面对挑战时更加从容、高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