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过犹不及的意思中的及的意思什么】在汉语中,“过犹不及”是一个常见的成语,用来形容做事过于或不足都不好,强调适度的重要性。其中,“过”指超过、过分;“犹”是“如同”的意思;“不及”则是“达不到”。那么,问题来了:这个成语中的“及”字到底是什么意思?
一、
“过犹不及”出自《论语·先进》:“子曰:‘过犹不及。’”意思是:事情做得太过分了,和做得不够一样,都是不好的。
其中,“及”字在此处的意思是“达到”或“够到”,即“达到应有的程度”。因此,“不及”就是“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”,而“过”则是“超过了应有的程度”。
所以,“过犹不及”整体意思是:做事过分与做得不够同样不好,应做到恰到好处。
二、表格展示
成语 | 过犹不及 |
出处 | 《论语·先进》 |
字面解释 | “过”:超过;“犹”:如同;“不及”:没有达到 |
“及”的含义 | 达到、够到(即达到应有的程度) |
整体含义 | 做事过分与做得不够同样不好,应做到恰到好处 |
用法举例 | 在教育孩子时,过度溺爱与放任不管一样不好,应适度引导。 |
三、补充说明
“及”在古汉语中有多种含义,如“赶上”、“到达”、“涉及”等,但在“过犹不及”这一成语中,其核心意义是“达到”或“够到”,表示一种程度的界限。理解这一点有助于更准确地把握成语的整体含义和使用场景。
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,“过犹不及”不仅是一个富有哲理的成语,也提醒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要注重平衡与适度,避免走向极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