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宋江浔阳楼题反诗原文】《水浒传》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,其中“宋江浔阳楼题反诗”是书中一个极具代表性的章节。这一情节不仅展现了宋江的内心世界,也揭示了他与朝廷之间的矛盾,为后续的“智取生辰纲”和“梁山聚义”埋下了伏笔。
一、
在《水浒传》第三十八回中,宋江因被官府追捕,逃至浔阳江边,夜宿浔阳楼。酒后借着几分醉意,他在墙上题下两首诗,表达了对朝廷不满、对自身遭遇的愤懑以及对英雄豪杰的向往。这两首诗后来被当地官员发现,成为宋江被通缉的重要证据,最终导致他被押送江州,险些丧命。
这首“反诗”不仅是宋江个人情感的宣泄,更象征着他从一个忠君爱国的官吏逐渐走向反抗的道路。这一事件也标志着他正式走上“替天行道”的道路,成为梁山泊的重要领袖之一。
二、原文内容(节选)
第一首:
> 自幼曾攻经史,长成亦有权谋。
> 恰如猛虎卧山丘,潜伏爪牙忍受。
> 一旦时机成熟,翻身作帝王侯。
> 岂知今日落魄,空余孤影自愁。
第二首:
> 他时若得凌云志,敢笑黄巢不丈夫。
> 心怀天下黎民苦,恨无良策解国忧。
> 只因奸佞当权日,忠良尽被陷囹圄。
> 此身虽困尘世里,心向江湖任我游。
三、信息对比表
项目 | 内容 |
章节 | 《水浒传》第三十八回 |
地点 | 浔阳楼(今江西九江) |
时间 | 宋江被通缉后,夜晚 |
人物 | 宋江、戴宗、李逵等 |
事件 | 宋江题反诗,被官府察觉 |
诗歌数量 | 2首 |
诗歌主题 | 对朝廷不满、个人抱负、英雄气概 |
后果 | 宋江被押送江州,险遭处决 |
意义 | 标志宋江从忠臣到反叛者的转变 |
四、结语
“宋江浔阳楼题反诗”不仅是《水浒传》中的重要情节,更是人物性格转变的关键节点。通过这首诗,读者可以感受到宋江内心的挣扎与不甘,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黑暗与腐败。这一事件推动了故事的发展,也为后续的“梁山起义”奠定了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