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动静脉内瘘的护理】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患者常用的血管通路方式,具有血流量充足、使用时间长等优点。然而,若护理不当,易引发感染、血栓、狭窄等问题,影响透析效果。因此,科学、规范的护理对维持动静脉内瘘功能至关重要。
一、动静脉内瘘护理要点总结
护理项目 | 具体内容 |
术前准备 | 评估患者病情,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;向患者解释手术过程和术后注意事项;避免在拟建瘘侧肢体进行穿刺或输液。 |
术后护理 |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,观察有无渗血、肿胀、红肿等异常情况;避免过早使用瘘管;按医嘱定期复查。 |
日常维护 | 每日检查瘘管是否通畅,听诊是否有杂音;避免压迫或过度牵拉瘘管;注意保暖,防止血管痉挛。 |
穿刺护理 | 采用“绳梯法”或“区域轮替法”穿刺,减少局部损伤;穿刺后压迫止血5-10分钟,避免过早使用。 |
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| 如出现红肿、疼痛、搏动减弱或无杂音,应及时就医;定期监测血流量及内瘘功能。 |
健康教育 | 指导患者自我观察瘘管状况,避免提重物、戴紧手镯等;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,控制血压、血糖等基础疾病。 |
二、护理注意事项
1. 避免压迫:不要在内瘘侧手臂佩戴手表、袖子过紧的衣服,以免影响血流。
2. 保持清洁:每日用温水清洗内瘘部位,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剂。
3. 定期检查:建议每3个月进行一次超声检查,评估内瘘的通畅性和结构变化。
4. 及时报告异常:如发现内瘘部位发红、发热、肿胀、疼痛或触痛明显,应立即联系医护人员。
5. 心理支持:长期透析患者易产生焦虑情绪,护理人员应给予心理疏导和鼓励。
三、结语
动静脉内瘘的护理是一项系统性、持续性的工作,需要医护人员与患者的共同努力。通过科学的护理措施,可以有效延长内瘘使用寿命,提高透析质量,改善患者生活质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