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嫦娥奔月翻译和原文】“嫦娥奔月”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神话故事之一,讲述了嫦娥为了拯救丈夫后羿,吞下不死药后飞升到月亮上的传说。这个故事不仅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深远影响,也在文学、艺术乃至现代影视作品中频繁出现。本文将对“嫦娥奔月”的原文进行整理,并提供其英文翻译,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经典神话。
一、故事概述
“嫦娥奔月”最早见于《淮南子·览冥训》,讲述的是远古时期,天上有十个太阳,导致民不聊生。后羿射落九个太阳,拯救了人间。王母娘娘赏赐他一颗不死药,但后羿并不想独自长生,于是将药交给妻子嫦娥保管。后来,后羿的徒弟逢蒙趁其外出时,逼迫嫦娥交出仙药。情急之下,嫦娥吞下仙药,飞向月亮,从此与后羿分离,成为月宫中的仙女。
二、原文与翻译对照
中文原文 | 英文翻译 |
嫦娥,羿妻也。 | Chang’e was the wife of Hou Yi. |
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。 | Hou Yi asked the Queen Mother of the West for an elixir of immortality. |
嫦娥窃食之,遂奔月。 | Chang’e secretly took it and flew to the moon. |
后世因以谓之“嫦娥”。 | Later generations called her “Chang’e”. |
嫦娥,常娥也。 | Chang’e is also known as Chang’e. |
月中有桂树,高五百丈。 | There is a cassia tree in the moon, five hundred feet tall. |
鸿兔捣药,岁一更。 | A rabbit pounds the medicine once a year. |
三、总结
“嫦娥奔月”不仅是一个关于爱情与牺牲的神话故事,也反映了古人对月亮的崇拜与想象。通过了解其原文及翻译,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体会这一文化符号背后的情感与寓意。在现代,嫦娥的形象也被赋予了新的意义,如中国的“嫦娥工程”,象征着人类探索宇宙的梦想与追求。
无论是从文学角度还是文化意义上,“嫦娥奔月”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传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