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成语赴汤蹈火的意思是什么】“赴汤蹈火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人为了某种目的或信念,不惧艰险、不怕牺牲地勇往直前。这个成语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和象征意义,在文学、演讲、日常表达中都有广泛应用。
一、成语释义
出处:最早见于《汉书·枚乘传》:“今举世之士,皆为利禄所驱,虽赴汤蹈火,而不辞。”
字面意思:赴,前往;汤,滚水;蹈,踩;火,火焰。意思是即使面对滚烫的开水和熊熊烈火,也毫不犹豫地去冲进去。
引申含义:比喻不畏艰险,奋不顾身,甘愿承担巨大的风险和痛苦,以实现某种目标或理想。
二、成语用法与常见搭配
使用场景 | 示例句子 | 说明 |
表达英勇无畏 | 他为了救落水儿童,毫不犹豫地跳入河中,真是赴汤蹈火。 | 强调勇敢和无私精神 |
形容坚定决心 | 即使前方是刀山火海,他也愿意赴汤蹈火,只为完成任务。 | 表达坚定的意志 |
赞美奉献精神 | 那些在前线奋战的战士,正是赴汤蹈火的英雄。 | 用于褒义语境 |
三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类别 | 成语 |
近义词 | 奋不顾身、舍生忘死、视死如归 |
反义词 | 畏首畏尾、胆小怕事、退避三舍 |
四、总结
“赴汤蹈火”这一成语,不仅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面对极端危险时的勇气与决心,更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崇尚的牺牲精神和责任感。它既可以用于个人行为的赞美,也可以用于对集体精神的颂扬。在使用时需注意语境,避免误用或过度夸张。
表格总结: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赴汤蹈火 |
出处 | 《汉书·枚乘传》 |
字面意思 | 面对滚水和火焰也不退缩 |
引申含义 | 不畏艰险、奋不顾身 |
使用场景 | 表达勇敢、决心、奉献精神 |
近义词 | 奋不顾身、舍生忘死 |
反义词 | 畏首畏尾、胆小怕事 |
适用语气 | 褒义,多用于正面评价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