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综合 > 严选问答 >

文言文训俭示康原文及翻译

2025-09-14 15:27:16

问题描述:

文言文训俭示康原文及翻译,卡到崩溃,求给个解决方法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9-14 15:27:16

文言文训俭示康原文及翻译】一、文章概述

《训俭示康》是北宋著名政治家、文学家司马光所著的一篇散文,旨在通过自身经历和对节俭美德的推崇,告诫后代子孙要以节俭为本,反对奢侈浪费。文章语言简练,寓意深刻,具有强烈的教育意义。

二、原文与翻译对照表

原文 翻译
吾本寒家,世以清白相承。 我原本出身于贫寒之家,世代都以清正廉洁为家风。
吾性不喜华靡,自为乳儿,长者加以优赐,辄辞不受。 我天性不喜欢奢华,从小到大,长辈给予优厚赏赐,我总是推辞不接受。
始举进士时,吾妻死,葬之于汝州郏城县。 我考中进士时,妻子去世,把她安葬在汝州郏城县。
后虽通显,每念此,未尝不叹息也。 后来虽然官位显赫,但每次想起这件事,都不禁感慨叹息。
夫人之性,多爱奢侈,而吾则不然。 人们大多喜欢奢侈,而我却不是这样。
今人之饰,或至千金,而吾不敢也。 现在的人装饰自己,甚至花费上千金,但我却不敢这样做。
俭,德之共也;侈,恶之大也。 节俭是品德的共通之处;奢侈是最大的恶行。
共,同也;大,极也。 “共”就是“同”,“大”就是“极”。
夫俭,亦可为善,非独俭而已。 节俭也可以成为一种美德,并不只是节俭本身。
古之贤者,皆以俭为美。 古代的贤人,都把节俭当作美德。
若夫为奢,则失其本矣。 如果一味追求奢侈,就失去了根本。
吾尝谓:‘俭,可以养德。’ 我曾说过:“节俭可以培养品德。”
今观俗人,多务华饰,而忘其本。 现在看那些世俗之人,只追求华丽的外表,而忘记了根本。
此吾所以忧也。 这是我感到忧虑的原因。
汝等当谨记之,勿忘其义。 你们应当牢记这些话,不要忘记其中的道理。

三、总结

《训俭示康》是司马光写给儿子司马康的一封家书,全文围绕“节俭”这一主题展开,强调了节俭不仅是生活态度,更是道德修养的重要体现。文章通过自身经历和对社会风气的观察,表达了对奢侈浪费的批判,呼吁后人坚守节俭之道。

文章语言质朴,情感真挚,不仅体现了司马光个人的高尚品格,也反映了宋代士大夫阶层对传统美德的重视。对于现代人来说,这篇文章依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,提醒我们在物质丰富的今天,仍应注重精神层面的修养,保持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。

关键词:训俭示康、司马光、节俭、家训、道德修养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