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弟子规信篇翻译】《弟子规》是清代李毓秀所著的一部启蒙读物,旨在教导儿童和初学者如何做人、处世、立身。其中“信篇”主要讲述的是“诚信”这一重要品德,强调人与人之间要言而有信、言行一致。
以下是对《弟子规》“信篇”的原文、白话翻译及,以表格形式呈现,便于理解和记忆。
原文 | 白话翻译 | |
信为本,言必信,行必果。 | 诚信是做人的根本,说话一定要守信用,做事一定要有结果。 | 强调诚信的重要性,要求人们在言行上都要做到诚实守信。 |
与朋友交,言而有信。 | 和朋友交往,说话要有信用。 | 与人相处时,必须讲求信用,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。 |
事非宜,勿轻诺;苟轻诺,进退错。 | 不合适的事情,不要轻易承诺;如果轻易承诺,就会进退两难。 | 提醒人们在答应别人之前要三思,避免因轻率承诺而陷入困境。 |
凡出言,信为先;诈与妄,奚可焉? | 所有说话,都应该以诚信为先;欺骗和虚妄,怎么可以呢? | 强调言语要真实可靠,不能撒谎或夸大其词。 |
话说多,不如少;惟其是,勿佞巧。 | 说话太多,不如说得少一些;只要说的是对的,就不必花言巧语。 | 倡导言简意赅,注重实质而非华丽辞藻。 |
刻薄语,秽污词,市井气,切戒之。 | 刻薄的话语、肮脏的词语、市侩的习气,都应该避免。 | 警示人们要保持语言的文明与正直,避免使用粗俗或低俗的语言。 |
总结:
“信篇”是《弟子规》中关于“诚信”教育的重要部分,强调了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应具备的基本道德品质。它不仅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言行一致、诚实守信,还提醒我们要注意语言的得体与真诚,避免因轻率或虚伪而失去他人的信任。
通过学习“信篇”,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如何在人际交往中建立良好的关系,培养高尚的品格,为今后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