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坚如磐石成语出处坚如磐石什么意思】“坚如磐石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常用来形容事物非常坚固、稳固,不易被动摇。这个成语不仅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,在文学作品和历史典故中也频繁出现。下面将从成语的出处、含义以及用法等方面进行详细总结,并以表格形式展示。
一、成语出处
出处 | 内容 |
《荀子·劝学》 | “锲而不舍,金石可镂。”虽未直接出现“坚如磐石”,但表达了类似的思想。 |
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 | “其志若山,其行若水,其心若石。”这是“坚如磐石”的雏形表达。 |
《三国志·魏书·董卓传》 | “坚如磐石,不可动摇。”首次明确使用“坚如磐石”这一说法。 |
二、成语意思
词语 | 含义 |
坚 | 坚固、牢固 |
如 | 像 |
磐石 | 大石头,比喻非常稳固的事物 |
整体意思: 形容像大石头一样坚固,比喻意志坚定、立场稳固,或事物非常牢固,不容易被破坏或动摇。
三、成语用法
场景 | 示例句子 |
描述人的意志 | 他面对困难始终坚如磐石,从不退缩。 |
描述建筑或结构 | 这座古塔历经风雨,依然坚如磐石。 |
描述关系或感情 | 他们之间的友谊坚如磐石,牢不可破。 |
四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类型 | 词语 |
近义词 | 铁打不动、稳如泰山、固若金汤 |
反义词 | 轻飘飘、摇摇欲坠、脆弱不堪 |
五、总结
“坚如磐石”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成语,最早见于古代文献,后来逐渐成为人们表达坚定、稳固的重要词汇。它既可以用于描述人的心志,也可以用于描述事物的稳定性。在现代汉语中,该成语使用广泛,语义明确,是表达坚韧不拔精神的重要工具。
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,“坚如磐石”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,更是一种文化象征,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坚定、稳固的追求与崇尚。